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如何写好新闻稿呢?弄明白这12个字就够了

[复制链接]
见习秘书  发表于 2017-8-16 22:54:44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主讲:詹国枢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

开讲之前与大家分享这辈子我非常信奉的一句话,这句话只有四个字——“大道至简”。如果一节课讲下来,不能归纳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那么讲课者就失败了。如何写好新闻呢?今天给大家讲12个字。


- F1 a/ V4 ?$ T! c, A& T( [
4 s2 V4 R( n( A

真热爱
 
如果不热爱真能写好新闻?就拿我自己来讲,我过去在四川一个很小的县城,是县文化馆的一个美工,后来因为表现还不错,当了副馆长,然后被宣传部选中,到宣传部借调。当时我也没想自己会走新闻这条路,但是后来考到复旦大学新闻系后,确实非常热爱新闻工作。
 
我说的热爱是去理解写作中的乐趣。大家看我过去的博客、公众号,有一篇讲到“写作之乐”,写作为什么乐呢?
 
一是自由之乐。我们在社会上是很不自由的,受到社会约束是应该的,但人的本性追求自由,在哪里能找到自由呢?写作是非常自由的职业。我的第一本作品集《活的有滋有味》,里面说道:当我采访回来,进入写作状态后,拿个皇帝跟我换我都不换,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当然发表是另外一回事,在写的时候没有人约束。
 
二是驾驭之乐。男士大都喜欢开车,尤其喜欢手动档,这是因为开车会产生一种人车合一的驾驭之感。我们平时能驾驭什么呢?总编可以指挥记者,那普通记者可以指挥谁呢?可以指挥26个将军,也就是26个字母,写作者自己就是一个元帅,手下有26个大将,这26个元帅下面,又有千军万马,让他们打到哪里就打到哪里,让他们趴下就趴下,甚至要消灭他们,他们无怨言,这样一种驾驭之乐非常美妙。
 
三是创新之乐。写作是一种创新,如同工匠、工程师的创新一样,写作者也可以进行各种创新。比如写公众号文章,文字可以颠过去倒过来,创新的余地很大。探索表达的各种可能性,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既然写作有这三种之乐,为什么不能热爱它呢?“练出好文笔,绝对有前途。”这是写作的好处,除此之外,写作本身也能带来极大快乐。如果要当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那你要记住三个字,真热爱。如果不热爱,把写作当做一种谋生存的不得已的手段,你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当不成一个好的记者。
 


/ `# L% j# }( d3 p
- L$ f, U. }' A& Z; y( a4 e Z3 i& n

肯吃苦
 
热爱一个东西,只是热爱还不行。有些人认为记者是“无冕之王”,到哪里都是吃喝、别人高看一等,其实不然。
 
我们搞新闻,其实和现在路上的饿了吗、百度外卖的送餐员没有本质区别,送餐员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记者满足人们的精神欲望,别人需要新闻,我们必须要给他提供精神的食品,提供新闻。那些送餐员吃不吃苦呢?一定吃苦。我们当记者一定也要吃苦。
 
我举自己的例子,我有一篇文章叫做的《我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其中前两个故事就是说吃苦。第一个故事是“通读辞海”。
 
当时我是77届的大学生,8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经济日报》,当时爱人和小孩都在四川,我住在单身宿舍,那时我很早就从宿舍到报社,晚上吃完饭后一直到11点才乘坐末班车我回宿舍。这样,我大概每天有五到六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我拿这个时间干什么呢?当时做了一件很笨、很傻、很枯燥的事,通读辞海。我知道我今后就是吃新闻这碗饭,要和文字打一辈交道。如果不把文字的品性熟悉了,“千军万马”就不会听你的指挥,调度出来不能打胜仗。大概不到2年时间,《辞海》读完了,还有厚厚的笔记,这样我对文字的把握就有了一个基础,这件事使我受益无穷。
 
第二个故事,1982年5月,我带着一个年轻的记者到河北沧州采访一个改革者,当时采访没日没夜也睡不着,老在琢磨怎么写,回到北京后我的初稿已经写好,因住在集体宿舍,四五个人住一个房间,一个套间里面住了大概八九个人,晚上不能开灯写。于是躺在床上我就默背自己的通讯,从头背到尾,背到哪个地方这个地方还可以改一改,或者换一个成语好像好一些,就悄悄的起来,打开手电筒,把那个字改了以后把电灯关了又从头背到尾。
 
这样吃苦的事情确实是很多的。我现在每两天写一篇公众号的原创文章,都是原创,不抄袭或转载的,有时候晚上四五点钟想到明天要写的文章就睡不着了。这种苦只要你是真热爱就不觉得苦,苦中有乐。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一个相对论,当你觉得时间短的时候你是快乐的,当你觉得时间长的时候你是痛苦的,我现在总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事很重要的写作工作,苦中有乐。
 


y1 S& u& l% D# t0 V' W8 g
9 x9 k- r) T/ H% U- A' C

会提问
 
我认为记者实际上是一个服务员,把社会上各方面的信息收集起来后,经过加工,满足精神食客的需要,这中间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就是“会提问”。
 
杨澜有本书叫《我问故我在》,书名很有意思,记者提出问题,问的好,记者才存在。如果问都问不出来,问不出好问题,这个记者就不存在了。《杨澜访谈录》实际上就是一个一个问题组装起来的,问题提的好,访谈就成功,反之亦然。
 
央视有一个主持人大赛,十佳选手进行决赛时,有一个题目叫五分钟采访,选手有五分钟时间对台上嘉宾做采访。采访结束后,白岩松评论说,主持人大赛当然要看颜值、口才、风度、表演,但这都是其次的,最要看的是能否提出观众最感兴趣的、最精彩的问题,如果能提出这样的问题,那这五分钟就成功了,如果不能提出,哪怕颜值很高,也不算成功。
 
再举一个例子,朱军是艺术人生的主持人,有一次采访世界级的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当时朱军的提问很好,朱军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对魔术如此痴迷?魔术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他这个问题,大卫当然就回答得很精彩。第二个问题:你演砸过吗?大卫讲到他过去曾经演砸的,甚至差点死了或者受伤的经历,这个问题就问得很好。第三个问题:什么事情总是重复就感到枯燥,你感到枯燥吗?你为什么不枯燥呢?第四个问题:今年是你的本命年,48岁你有什么人生的感悟分享呢?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刚才讲了会提问,有人就会想,为什么会提问是记者必备的要素?是搞好新闻的诀窍?实际上,新闻是什么?新闻是回答人们想知未知的事情,抓得准问题,就是好记者。带着问题写新闻,要当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要从两方面设计问题:一是读者对象和受众想知道什么,关键是为受众服务,他们想知道什么一定要摸清。记者也是一个心理学家,一定要把受众的心理摸准,他才能看你的新闻,听你的新闻。二是采访对象能提供什么,对采访对象充分了解,了解采访对象到底有什么最精彩的东西,了解得越多,提问得越精彩。东方卫视《金星秀》中有一个环节叫《金星时间》。金星之所以采访的好,就是因为金星设计的问题特别好,替观众问出了想问的问题。
 


5 G" Y, Z% e2 L- Y. _) c& e
, t8 a( l% v, p0 d/ [4 ~- K6 z4 W

擅选择
 
人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擅选择。陕西大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关键的没有几步,这几步走好了决定了一生。”所以选择就十分重要,有本书叫《选择决定人生》,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我们写新闻很重要的一个诀窍也是选择。
 
好新闻是六个选择决定的。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K; C2 B* k. e" _ 0 \% `2 q7 Q" G, S) G/ v$ |- u$ j " a% j( R5 `' U6 B2 K , N a$ O4 Y: `% m/ \* P7 t& U % z' F% a' J9 j2 G* C0 `( ^ / O2 ?% o% y- ~0 w6 p) q) ~ & G4 p4 G" l9 [) V 3 U. ^. V: R+ {( T1 u" e+ D; W! e( C' h6 T) g+ J/ N7 S9 r 4 a$ ^& n B. R3 w0 `0 ~9 p. K: u8 g3 g7 a: j& J5 N! a4 T ' P% r* ], v& n. ?* J. b2 f ' E5 a3 S* b8 p' p" x9 O j0 e H4 q% K7 C5 i- Q $ D6 Q+ X& R6 Z3 Q& {+ p# ~" S7 s4 `8 G/ L( K0 C) ]8 o) n! C. b 6 X! Y$ p0 B' q2 ~) g $ u! }) Y8 @) Q& a# X- m: e ' e- G4 M0 T( o9 ? / X- H' B9 b! C& K! |' K6 O! n1 ` , W( P& h9 [. g, F, K5 P \* `- w0 O/ \! L/ }5 j* H 5 A! R' `/ K) R0 c: E y" G; V. t' q# ^8 V2 J 8 ]- V1 |7 S: ]8 D% {$ | 0 g/ ]8 W7 O# T& {% Z3 b, ^! J ( R+ W! Q" C. W) C6 A ~$ s* E . a3 O* A/ C2 p: ~- ` 9 B# J2 ?3 e7 _" y 2 i0 k* m* |6 h* K8 z $ `/ i! C' S7 ]* ]* C5 | ( K1 b0 g( v2 \" {. \3 f . i5 ^1 T) k3 C& i ( J; w6 L9 \. Z/ @8 J& T- f: T# T( q1 g e " c5 y' o2 [6 _ & f3 Q' a* e8 Z 9 Z+ B+ K2 B9 M- E% O9 h y8 v5 K& y # N1 A8 ~: L" b# K W* X h3 E; B8 R! a1 ` - B. i2 b" w# }' m+ e& t ! r$ |; X: P3 Q& t4 {/ `* n: y) J7 B / g* g( y5 U! F4 q 6 y+ x/ v0 g! a6 M! [ ~! S. V" D1 F" ]1 P( W 7 I6 s. v% m7 K4 u - h5 T. w7 [/ m0 h1 [5 f9 }: {# v 1 i9 B9 ^3 ]# G7 b- E - X) V* R3 w3 f5 i- {: Q% \1 u 2 G5 Y6 {- n* M' z% Y+ Q5 r 0 X3 v, L3 s. H6 O) i 3 `. K& K" h, E! S7 t y* H4 b( E+ u B) X# D1 P3 |9 n. _ . s/ d' i1 Y& q8 X& Q8 m$ [$ j7 }, D) i 9 J+ x; T4 K" f" |4 x3 A 4 @! w# \; X2 H# `: L! X6 n1 R& K1 T( ^ 3 G K+ a2 l, }3 K: Y2 c $ `$ g& x- B) ~% n, x2 g. l . L& M0 Y- o* w 5 ?, V( N" [6 P# V) x( j9 m# k/ g6 f1 m1 q# z+ F) o ( k' \/ q' w# T5 ?' X ; @ t4 W* ~+ @7 ` ) T. H m% [! p9 r) W 5 a9 y4 G/ ~# i0 v& [" R4 _# w+ k ) w! J' e7 h0 s3 y" @ 8 @, e; q$ W' }1 Y9 C! Y- C! P/ ? 1 p+ u) `- `/ A) k9 ^ 6 ]' i& f; D5 h- g : i: n' n2 | S- z" U3 b9 W# b& n: d4 h 7 p. v+ ?, C; F. w; f' v 5 m9 W& |" P/ k9 ~) b/ c% f7 ]7 p. s* c" W8 D " V" J: _( b6 g! B6 l9 U1 z( D% X) D. e9 X5 h 4 ]9 |+ p4 [% d7 B f& X& G # {# C2 V B2 O6 T % `4 c" B- W( h( Z/ E! K0 R) s6 v- N . o' W' G; d" I1 C! T! E ~5 i6 s. h# `; Z \ 3 X" s6 H; r7 M2 r ! I5 p- }4 w5 n0 \9 |* d: b4 o3 E ) l$ y9 D1 i% ]4 M" L/ l+ I; _" [$ \' R( y# j + Y+ ?# _8 w' z* l - M ~) g( r5 s* _# E% C " e2 |/ E) n# W: E+ {: r8 K; A, d! C l7 H2 ? 9 T& j6 a: `& s1 r& A% R& S U " A7 ?7 o( R3 t E a- S7 j- M* y) |: U0 f: r" p) b2 Q 6 m2 N2 M' }9 o7 j " U' ?$ {% _( ]* q: _3 q& s7 n4 b4 u/ `) ^, U ! B3 W0 G8 D( k; `$ D) O- l0 x# V' f e, j# c- n: s, I/ i2 ~& O/ I % M7 a% B5 b; A- G3 B; B2 p: b, R; Q6 c" g5 o5 G0 E" z , T7 i- o4 C. e# |6 {+ u# i! L9 p, J3 j ) K2 g) Q& K9 c5 \ |3 S8 w % v7 I- r- L# B x' e: p2 a$ y* d( K9 c4 R: k ~* | ) P' P: C" C0 ]2 |: o& R& G 4 T6 I0 q9 Z) G* [$ l: ?! ~0 X: f) J 4 }3 K+ D8 ~. q- {! V& l3 F2 H; ^ `5 d g$ g( e$ m) N1 } ( n0 w5 r1 q$ F7 K 3 m" ~' K3 U7 _& Z$ D - L" v2 R; h9 R& {- k2 Q' v5 ], \' m3 a2 P! | ?4 l( V* d 9 O7 D& O) U2 @" `) @5 } " A* u5 D) @, z9 C- V( t& O, }- F* I! I! s' ?) o$ H; ? 6 U9 s4 r2 Q/ S/ R# W1 z , ^3 y9 J0 \& Q r

 

 

精彩评论8

正序浏览
zhenghang1719 发表于 2018-7-3 09: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受益匪浅,感受良多,杨澜这本书我也有
" o* M) D. @7 o5 v1 G" m
 
zhenghang1719 发表于 2018-7-3 09: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写的很深刻,受益匪浅
8 i/ `$ G( O8 B感受良多
 
爱学习的阳阳妈 发表于 2018-8-23 16: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人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擅选择。陕西大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关键的没有几步,这几步走好了决定了一生。”所以选择就十分重要,有本书叫《选择决定人生》,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我们写新闻很重要的一个诀窍也是选择。   好新闻是六个选择决定的。
 
终生学习 发表于 2018-12-3 17: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热爱熬不过媒体散入民间,肯吃苦快变成新闻农工。会提问有时被批乱讲。擅选择才是出路。
 
kxy3999 发表于 2019-2-14 11: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这一辈子关键的没有几步,这几步走好了决定了一生
 
老鬼啊 发表于 2021-1-31 11: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擅选择。陕西大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关键的没有几步,这几步走好了决定了一生。”所以选择就十分重要,有本书叫《选择决定人生》,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我们写新闻很重要的一个诀窍也是选择。
 
随风而去阿 发表于 2021-3-24 12: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擅选择。陕西大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关键的没有几步,这几步走好了决定了一生。”所以选择就十分重要,有本书叫《选择决定人生》,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我们写新闻很重要的一个诀窍也是选择。   好新闻是六个选择决定的。
 
qingchaght 发表于 2021-4-7 17: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给人以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3粉丝

36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