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写作方法你用不了?
-----卡布其诺2016年3月16日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的讲座提纲
) O! w0 B2 u, J
- x$ _* |" P [2 Q* B为什么别人的写作方法你用不了?大多数秘友在公文材料写作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可能有一些秘友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意识到问题,不代表问题不存在,或许认识不到问题,本身就是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8 i3 v! ^' `" s- d8 M+ h, X
' [; C7 k( G/ Y8 w! [( a. k模仿是学习写作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没有谁生下来就会写作,写作都是从模仿起步的,又是在不断的模仿中提高的。因此,秘友们完全不必为自己模仿他人的范文而苦恼。我们学习公文材料写作也要从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入手,也必须从学习借鉴入手。
3 H) b5 s1 r$ y
# q! U; i% e3 u. g3 ]4 G/ j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又时常觉得学习借鉴不了别人的好方法呢?
a. ^4 T% ?6 K) ~
6 p1 d2 ^( `0 p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缺少必要的转化过程。
5 E- x; B. { B' u$ L: q4 o2 z
! |* h! ~; \1 o, B' S
为什么别的方法你用不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答案就出在这个“别人”上,方法是谁的?是别人的,不是你的,所以你用不了。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曾经说过:只有自己本身的根本思想才具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只有这些才是一个人能真正、完全理解的。只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才能融入我们的思维体系,成为整个思维体系的一个鲜活部分,并与整个思维体系保持一种完整、坚实的联系。所以,方法永远都是自己的最好。别人的好方法,你想拿来使用,中间还需要理解——联系——转化这么个中间过程,然后才是使用。这个问题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活学活用”问题。但是,有问题却解决不了,那就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难题,会成为阻碍秘友们文字水平持续提高的“拦路虎”。
* m, w( K* J+ A5 @% u
+ D. r1 E. `3 e' L6 f' h那么,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了:究竟经过怎样的一个过程,才能够把别人的方法变成自己的方法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学习的本质说起。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最早提出,我们是通过适应(或翻译为“顺应”)的过程来学习和认知的。当你注意到某件事物,调整自己的思路,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最后才取得了进步。学习知识、使用知识就是这么个“关联”的过程。学习的本质过程是:理解——关联——运用。这其中包含三个步骤,“关联”一词在这里不仅仅是个动词,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 y* T7 v) q& ]3 C4 Z
9 p: D- O7 l% g8 v“关联思维”的解释如下:我们的大脑是这样记忆东西的:我们会把某种事物特征化,然后将事物与特征彼此相关联。每个事物都关联了很多个特征,每个特征也同时关联了很多个事物。我们的大脑会通过这种特征与事物的关联来进行检索和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越丰富,在事物中甄别出越多的特征,就会越有利于我们的思考与记忆。关联思维虽然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并不影响其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比如说读书。我想,从事文字秘友的可能需要经常读书,但是却会发现读完之后,似乎什么都没记住。于是,有网友就总结出来了一种读书方法叫——拆书法。拆书的方法就是四个关键步骤:第一步:找到书中一段对你非常有用的话;第二步: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这段话;第三步:叙述自己的相关经验;第四步:思考一下自己未来怎样去应用。其中,第二步: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这段话,就是学习本质过程汇“理解”,第三步:叙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就是“关联”的过程,第四步:思考一下自己未来怎样去应用,就是实践运用了。
1 H% g; y5 h! L% d4 L6 g; F5 f, _
6 z) S- m7 R. Y& w& t) l# B+ ?0 P关联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理解了核心概念之后,就是关联了,跟谁关联,跟你自己关联,跟你过去的写作体会经验关联,产生了关联,而且关联创建的越多,这个方法就更多地从“我的”变成“你的”了。在理解了“四库全书”核心概念后,你就应该思考,自己的写作材料库中有没有四个库,已经有哪个库了,还缺少哪个库,该如何着手建立完善缺少的材料库,这样思考过后,这个方法就有一半是你的了,为什么说是一半呢?还要“运用”起来才行。等所有的这些都完成了之后,才能说你学习借鉴到这个方法了。
4 z3 m* D3 p' X% R
( R. v7 Q! P! V造成上述问题的第二种情况,是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不足以支撑所学方法。
" [$ C* E; e$ x6 M7 Q8 D
( Y& ^6 `# z9 n D4 c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经常会引用这样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习写作也是这样,各种有效的写作方法技巧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写作理论基础不牢固、不扎实,建立在它上面的写作方法自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简单来说,写作理论基础和写作方法是相互密切配合的,理论决定了方法,而方法表征(或者说是“诠释”)了理论。
- M: h$ h) T5 Y. A; c
l! v; o( Z8 v! W, ]; \( s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再来看之前的问题。别人的方法是他人在自身写作实践中梳理总结出来的写作方法技巧,是建立在他人对写作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建立在他人的写作理论基础之上的。我们在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我们看不到他人方法中所蕴含的写作理论,只能看到外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所以,他人的方法我们是难以直接拿来就用,因为,你的理论基础和他人的写作方法不匹配,特别是,当我们学习借鉴写作高手们所介绍的写作方法,因为写作理论素养的差距,导致我们年轻一点的或者是刚入门的秘友们,更加难以将老师们的好方法消化吸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8 ?0 B( Q% `& Y, f+ _$ Q
: Y$ m+ O4 o& \
针对学习借鉴公文材料写作上的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些个人的体会。
/ c5 q/ A1 b. Q- ~" H( M8 k6 F
/ N* j+ ?* U4 _ o, `$ s8 x' e( B+ W1 f3 ]2 Q {5 M1 c0 T
0 k1 s0 x! ~: o$ Z4 q6 X$ d9 Z: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