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同几位友人饮酒。席间,一友感慨道,搞文字的如果干了两种活,真的是悲哀,一是在机关搞文字材料,另一种是搞对外宣传的。; G. R1 k* S- c3 O/ |, N7 M) m+ c
7 P9 O2 m# u/ \( X 后一种暂且不论,我想说一说机关文字人员是不是悲哀?% T% P* }0 S z+ \! d3 u
, {+ \3 r* i: }3 b 他之所以觉得其悲哀,原因是觉得这些人是刀笔小吏,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舞文弄墨,写得篇篇文章,都是为领导“做嫁衣”;再者,当时看着也挺好,挺重要,多少年之后,文秘人员写的那些东西必定无关紧要,无甚用处。
6 T6 i' T ~- L
5 k; M8 i/ X, G 机关文字材料,的确是为机关、为领导而作,这不是一种卑微和悲哀,恰恰说明文字材料是施政的工具,写文字材料就是思考政事,辅助政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参谋服务工作。写文章的过程,必须换位思考,把自己换到领导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运筹摆布,尽最大努力替领导考虑周全。故而,对于替领导“做嫁衣”,虽然不应当自以为了不起,但是应当有一种自豪感,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6 [, Z8 j0 \" {. J
, _% X/ ?; C$ L1 } 文字,是一种载体,借以叙事论理,抒情达意。在各种文字中,机关文字,是事理最近,离情意最远。比如说一篇讲话,总是要分析问题,指明方向,提出要求,回应时势的需要和民众的愿望,推动社会某些方面的变革。文字的力量不容小觑,一篇立意高远的讲话,或许就成为一个时代的里程碑;一个富有新意的文件,或许就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或许还有更多的公文,不能穿越时空,随着时间而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必然有一些鼓舞人、发动人,切准时代脉搏、推动时代进步的文字。, Y+ y: H, C1 V9 Z, P2 f
6 f" D5 f( y0 N5 o# M9 \
我不认为机关文字人员是一种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