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最适合领导干部的名言警句和从政箴言

[复制链接]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3-4-8 0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历代先贤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至理名言。那些名言虽然简短质朴,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这些名言警句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其中关于为政的名言名句,到今天也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为政者从中汲取其精华,就可以丰富、提高自己从政道德的内涵和境界。
. z4 Z- F( v0 O3 F0 Z' ?# [* n+ T* o. f" g
  《论语》“子路篇”有句话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端正了自身,那从事政治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又怎么去端正教育别人呢?《论语》的这句话在现代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政生涯中意义深远,应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从政廉政的标杆、座右铭。
3 |+ }5 g  l9 z' Y, a! F& ]
' N2 T" ~, v& L  [* Q4 p9 O  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和职责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用来对他们索、拿、卡、要的。对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而言: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人民的公仆,若不能为民解忧,又何以言公仆。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贯彻执行。 7 |& J5 H& q. \+ o! t9 U3 h+ i
' W" w7 j* j* ]4 o5 Y- V# @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一个人,如果丧失最基本的信念,道德堕落,就容易产生fubai的思想。这是千古不易之真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五花八门的诱惑,纷至沓来。我们各级干部身处各种矛盾关系的中心,各种人情世故的交汇处,各种贿赂犯罪的指向点,古人云“贿随权集”,稍有放松、懈怠,就可能权为私用,滑向fubai的深渊。所以,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用理性控制私欲,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 u8 q8 {' |% E/ Z8 a+ b) k3 [

6 y# |% D5 |  t9 O. Z  总之,为政者只有具备从政的良好素质,才能够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为政者的个人素质修养非常重要。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领导干部端正自身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社会风气自然会随着转化而归于端正。历史上那些名言警句,语言精炼,含意深刻,自古以来就有启迪、诫勉、警示、教诲和点拨人的巨大作用。从政者应当时刻吸取古人的从政道德精华,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用科学的眼光认识社会,用健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行为;牢记根本宗旨以守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以德从政的核心;加强理论修养以明德,自觉地把学习修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不断提高道德水平,把本职工作干好,留下好名声。
6 m: u+ n  R4 O  A  Y1 U+ a5 M* Z; H( B7 K) ]% f+ ^5 i1 J3 \
  本书将为政之要分为十个方面,搜集了古往今来从名家先哲到平凡大众的至理名言、从政体会和人生感悟,并列举了相应的历史故事,使读者从中获得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总结。相信这些独具特色、富于启迪的从政名言对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能够使之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终生享用不尽;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从政能力,掌握从政之道。
) n% N/ d/ B" y+ K& q- z% i
& j7 A9 M. C! Q$ k6 G# s; g第一章
+ u* |& i: `% {6 }# V( S  t 哲思
+ o1 N6 ~& T) H% ^2 v# w. l 01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 F. {8 s' H& s- h) M  ? 02 政治良否,视人与法 9 S2 s1 e% t2 h0 k
 03 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R2 v. N" Y# @" a8 z: r2 W
 04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6 V5 g% w9 r4 M' W
 05 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 G* X/ l4 f. D8 L+ E; m8 V4 B. o 06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K9 o( Q$ \: k6 H: J
 07 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4 E* C1 }  ]  i' j& g5 b" o1 V 08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Q8 H0 `7 |6 A+ E& \: C 09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t- U9 ?4 X: P- K, d, o第二章 . q5 y& A' {: b9 q3 C
 正己
4 k/ `4 h% o" i1 n1 }2 T 0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f* S- e3 T" F8 B
 02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2 \/ i" X' p, p 0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g, B3 m0 r2 z
 04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8 J+ Y/ U7 i1 f; T
 05 满招损,谦受益
' B3 P2 Y1 K1 O+ g) u3 _0 O1 M. e 06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之好 9 M7 q- Q6 j2 e+ V- Y
 07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0 {- j8 [9 k7 ^ 08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V8 w* ^4 H0 L: u# y  S" r3 J
 09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 n. C. p3 O# a% _ 10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 R0 h6 F& r( ]
第三章
" Z  ~8 [1 S: i 知时
) @- X% j) t' F; j# W( N0 } 01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 Y4 z: h4 Y8 k* v" m% e( X
 0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A2 c+ h6 a6 B- B/ }
 03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L3 W8 J9 W6 y7 V- @
 04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
! X$ d! H+ X$ m7 Z  B 05 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 . {; e# A6 Z. f9 P" A
 06 圣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8 E! R7 B3 Y3 T 07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K7 B4 W# K0 S3 y& \) n
第四章 / F5 z, L2 C' U8 X4 V6 @
 事长
2 V1 B) p* o: ~' p( r 01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s, G3 \' J, X/ {
 02 吃一堑,长一智
2 d" P) |. e: N 0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 A% s9 w6 t4 O+ m 04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 U4 _6 |# W! _
 05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S4 S) m6 m/ ^& z' {/ u0 M2 X4 L# o
 06 至诚则金石为开 * R7 T' D' z- W1 m
 07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 ^: S9 ]1 O) E( G 08 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 {. t1 S6 j$ Z2 F: {% B
 09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 x8 n! S! H% z* l$ Q$ Z 10 位卑未敢忘忧国
8 D& B" J4 Y8 e! ~- [第五章 8 I9 g" j9 @1 h) k! u9 ~( G2 l# K
 交友 . m5 y/ Y( B4 }2 S' [; @. N6 q) ]
 01 友也者,友其德也
' o' a  G' g* v  p0 e' D 02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 y3 D" E1 s, {1 I5 M- |
 03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3 n" z- m. X/ j) o3 V 04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
3 D. @1 z# m8 R, {- Y  l* Q 05 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 n7 F# f2 p! K: _) U! }8 @
 06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 M/ S) Q' h4 |
 07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6 s' f2 a$ T7 S3 C 08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5 m1 s6 ~# J) [: w+ M- @5 C
 09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 h/ e& l2 q0 a2 D 10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 S5 p2 r2 T5 \9 K. `' q2 d第六章 ! e( i$ u6 q+ x8 B# q6 }
 御下
1 @8 t8 G7 I& z/ z0 \, R; W 01 手大捂不过天来
; z% M( T" r/ `; T& [0 l 02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6 A2 ^& |! Z/ v
 03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 ^8 \9 g* ?) P' S+ B$ T
 04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 w' u% S/ z1 Y4 ^. D" @& ^, x; I 05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5 }# c! k" v5 a+ _8 e
 06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P& ^2 x7 V% O3 N
 07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
; ]  ^$ p3 N& P1 ]% N 0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 _: b. K% y6 ~5 Z8 j/ `' e: {第七章
$ l# a8 S3 _' ?) E; r 理事 2 X& z4 n" G% \) S# a
 01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 V" f/ r$ e. J
 02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 u$ y1 P) N; o$ h 03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 - D- B( B( C; f3 J4 d% K
 04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A# ~  K2 t+ ], e 0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s( l8 A5 Q( I
 0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E  b5 Z0 Z/ j5 P- a% v* D9 d 07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S) O" S$ T5 _" R8 o5 ]% M4 z$ _ 08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h+ p" v4 p: Y9 c* S, ~! |( B0 }" O
 09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 n7 Y( }. v5 V0 X' N$ o3 l
第八章 & V- X  p8 h- D) u7 l/ B/ R' d
 齐家 ( f& E, ?0 V5 D& d4 Z+ t1 q- r  B5 K
 01 谦恭待人
/ A" l3 Y; \$ Q' M: |8 B6 C 02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
( F  T0 S' D( A- p: h$ V) K 03 妻贤夫祸少 ' {5 S% Y1 u/ b; y6 p
 04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6 }/ z1 v. o) D$ ]
 05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4 D% i& L5 c0 ~$ B 06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7 L6 X# {% h& M1 [
 07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 m0 b2 F# f* I$ `7 t" N4 \7 t
 08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1 l  I1 q* ?. R
第九章 / d9 ]4 c- i9 m) {& u9 Q* n# E: R
 谋略 $ |6 L# y! j0 ~
 0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 {5 a* ^0 v- g/ v
 02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P  G* j" q" t' t 03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c) }! ?( J% \% A 04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5 \/ [* y7 Y5 n- W5 y4 J1 u 05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_5 M; p, M: i& w 06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 K1 j* O/ v1 u$ D8 h' ?
 07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 h* o! I5 V" s
 08 人定胜天,事在人为 ! |! b; Z5 m/ ?0 ?' [5 o
第十章 " |1 Z1 e2 \1 o3 j, b( @
 进退 9 M+ h6 B) ?' ~# n7 {' Y
 0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r) @/ P; k6 K" h: M 02 善游者溺,善骑者坠,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 t% N/ x8 h, ], L  \1 [
 03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3 a3 b& t) a7 b4 `, ^1 t 04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V8 ?1 p* a- d3 Y; P) q, e 0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C  Z- f% ]) q- I9 U
 0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9 j' R# M/ t- f( L
 07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 h, W8 k: n( r6 U  i+ y. d 08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Y; x* P: T9 Z( i, ^ 09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3-4-8 09: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8 O% s7 _' q! y+ A  @8 `4 ]; j不患位之不尊,面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c" @1 X# M0 [1 [
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K1 Y! I7 o: y源洁则清流,形端则墅旦为官清正靡洁,为人正大光明。+ Q9 u4 O4 L9 Z' x3 g
平凡易挺拔.清廉见豪气。公生明,廉生戚。
 
 楼主| jm7788 发表于 2013-5-25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老兄,这是什么书,书名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1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