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在党政办公室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 无论是就集体而言,还是就个人而言,看工作水平,很大程 度上就是看文字水平。文字水平如何,主要是看我们写的文 章。文章是表象,实质反映的是作者的综合素质,从文章中 可以看出一个同志的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大局意识和谋篇 布局的能力。深一步说,文字是党政办公厅(室)履行职能 的主要手段之一。领导看我们做了什么事,评论我们出谋划 策做得怎么样,往往都要通过文字来判断,所以对办公厅 (室)来说,文字水平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每个同志 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怎么提高文字水平呢?我把自己的体会,概括为 八个方面。
5 F* j! V, }: |& o. a7 a; @0 \+ {0 }& X( i$ Y, L! F# z
: m8 F# A& v$ Y3 ?( a
" j; v0 V( C4 ^4 L$ [# _* I一、在积累中提高。积累的过程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 程。我们常讲“厚积薄发”。“厚积薄发”就是不断积累的 结果。积累,关键是学习的积累。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要善 于当“杂家”,什么都要学一点,什么都得懂一点,“博学 而不穷”。脑子里装的东西越多,肚子里的货越多,那你的 本钱也就越大。
' ?0 t" b: ~+ K8 g: S5 Y1 F; p( |3 M. j4 V7 `
6 K, D4 O( T/ \! o. A4 Q
7 b4 h6 l( ?1 Y+ ~3 R二、在思考中提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提高文字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善于思考。思想有多 远,文章就能走多远。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来写,有没 有思考,思考的程度如何,其效果大不一样。我们从事文字 工作的同志,要勤于思考,善于琢磨,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问几个行不行,不能人云亦云。在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深 层次问题提出来,把最本质的东西抓住,形成有理论、有分 析的文章。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变成有效的学习,把经 验提升为理论,成为更有价值的财富。 谈到思考, 就不得不提悟性。 悟性好的人, 不仅接受快, 进入情况快, 而且能融会贯通, 形成思维的扩散性和创造性。 悟性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境界,非一日之功可成。所以讲 悟性,要讲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功到自然成”,就是平时 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历练,来 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第二句话是“功夫在诗外”,更多是 通过我们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来形成我们自己独到的东西, 形成我们独到的思维习惯。 t, E; l( n" g9 x- x* A+ _8 b6 T
. _- O, H2 D; y! U 6 M1 @! L! C/ E) ]4 Z
. t+ \/ D/ i' {( ]* H三、在观察中提高。“月晕而风,础润则雨”任何事物 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去发现它, 去认识它, 去把握它。这就要看我们有没有观察事物的本领。观察,首 先要观、要看,要在观和看中洞察细微,发现真谛,遴选出 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都说好的记者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但他们的新闻敏感并不 是天生的, 而是一种职业习惯, 是一种善于观察的职业习惯。 一个好的记者一定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对于机关工作者来 说,这个道理是相通的,一个有较强文字能力的人,也一定 是个善于观察的人。
+ d5 L8 b3 N( |$ _7 V8 O6 t3 K4 X. l8 N0 h( `
* R8 @9 `' E& ?8 d
6 W- g1 k6 l2 W j四、在实践中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这是陆游的两句诗。什么意思?就是说凡事要亲身体 验一下,亲自实践一下,就像毛主席说的,想知道梨子的滋 味吗?那就去尝尝吧。我们搞文字工作的同志,切忌高高在 上、闭门造车。要带着问题去调研,要到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工作第一线去,进行最直接的交 流、沟通。基层最富有创造性,群众最有真知灼见,而且其 语言最为生动形象。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通常都会有所 收获。有时候,文章的标题、一些好的观点、一些深刻的见 解,就是群众的话语。来自群众的东西,来自实践的东西, 往往最可靠,最有说服力,用以指导实践,也最有针对性。 9 h$ T7 {# K; ]9 D
" D7 ?7 W' |# ^) h$ s9 K 4 \+ k0 s+ U7 F
! L0 O: z" n! D% H1 ?
五、在交流中提高。也可以说是在碰撞中提高。一个人 的学识和智慧总是有限的。一个高明的领导,往往很善于集 思广益。同样,一个好的文字工作者,也往往是十分注重向 他人学习、善于同他人交流的。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相互 间要善于碰撞。思想的火花、灵感的突发,常常是在不经意 的碰撞中产生的。 大家在一起经常拉拉路子, 围绕一个主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有可能“碰”出灵感,“撞”出火 花。现在是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也应当是知识、智慧共享的 时代。我们提倡每个人自己拥有更多的学识,但更提倡把自 己的学识贡献出来,让大家来汲取,来共享,这才是一个同 志拥有知识的最大价值,也是一个同志具有集体观念和集体 荣誉感的表现。古人讲得好:“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相 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不仅有利于同志间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而且有利于大家不断地开阔眼界、开阔胸襟,有 利于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0 S9 ?; G) [7 |
% x8 V7 [6 s/ h# g l v. \
: S. \+ d$ q8 c( S5 V# H7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