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最主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尤其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所以更要重视人这个关键因素。虽然学校管理的内容包括人、财、物、事,然而财、物、事都是由人支配的。邓小平同志曾精辟地指出:“所谓管理得好,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可见,人是管理的关键因素。& [. P7 `% E3 Z1 k+ U. r6 N
& b i4 |9 a! t3 Z( P9 q校长如何做好对人的管理工作呢?笔者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认识、处理好人事管理中一些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存异等。我把它们形象比作“方”与“圆”(前者为方,后者为圆)。作为一个校长若能娴熟地掌握好这些“方”与“圆”的辩证关系,把握其中的度,并运用于实践中,那他就能够较成功地做好对人的管理工作。我认为这就是校长的一种管理技巧。本文就对上述四类“方”与“圆”的辩证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 C1 s8 u7 g g J* p
" K7 R1 _/ q' T) _3 Z4 s0 b一、约束与调动----应是“从圆而方”
' ~: A; y( z; n E4 H5 k2 [" a* p" i& z2 ?4 J1 p5 ?
在对人的管理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搞清楚管理究竟是对人的约束,还是对人的调动(指积极性、能动性的调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0 R! Y5 ]+ Z7 v4 v( I# p- m0 Z
1 e! |# J. B3 k& ?8 x对人的管理,往往被理解为单纯对人的约束,只求约束,不讲调动或者重约束、轻调动。其实这是一种十分消极的管理思想。相反,若只求调动,不讲约束,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管人是有施加约束的含意的。在一个集体之中,必然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制度、纪律等管理措施去保证共同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我认为,约束与调动的辩证关系应是“从圆而方”。就是要强调从调动着手,采取必要的约束手段,从而达到对人的管理。
5 |4 x+ D/ ^; h9 Z5 _6 c$ n& N/ `$ @: ?
目前学校对人的管理正在逐渐向制度管人,以法治校的方向发展。对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学校各项规章的制定和执行之中。有的校长在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时,只是单方面考虑如何对教职工采取约束,从约束着手,制定种种的条条框框,企图把人套住,其结果常是约而不束,甚至导致关系僵化、恶化。特别是在教师普遍反映工作条件较差,待遇较低的学校,更应该注意调动,给他们以足够的精神动力,这不仅可以补偿物质条件方面的不足,而且精神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威力。( h$ X1 J- p+ ]8 q
8 n! S0 n% x. i4 A8 F# a: H怎样“从圆而方”辩证地处理约束与调动的关系?我认为关键在于“从圆”两个字。“从圆”就是强调调动,凡事从调动着手。从圆而方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x( m4 K3 a) P) x9 R1 E
; k0 P9 ^& q! @0 v7 l3 B, k8 P
1、从调动着手,争取人心,力求把有形约束化为无形约束,在调动中寓约束。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知识分子在这方面更为突出。教职工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他们才会“士为知已者死”,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校长要确实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等。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注意不利于调动的事不做,不利于调动的话不说,不利于调动的事不做,不利于调动的规章制度不制定。3 g; N/ X. c: Y! A. S3 l
; Y; L" Z* N" }8 ^9 p2、调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学校领导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职工中起表率作用。
9 t. {( v5 s5 }+ G% P9 D
7 w- h& R: D5 f: I: r1 I" o3、建立健全对学校领导的监督、约束机制。如学校党政干部廉洁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干部年度考核制度等。学校领导必须主动置身于共同的束约之中。只对下、不对上的约束,是达不到调动效果的。
9 O6 O4 Y( A7 l# A5 e! d
/ Z6 y8 i0 }) y2 Y- D+ Y" ]4、完善规章制度这里讲的完善是指规章制度要有约束性的,也要有调动性的。约束性的如:“××学校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岗位工作职责”等;调动性的如:“××学校年度评选青年优秀教师制度”、“教学质量奖励条例”、“先进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评比制度”等。制定规章制度中,一般都会倾向约束性的,而忽略调动性的。校长要注意这个问题,建立健全调动性的规章制度,使之互相配套。
/ H- e3 o' z2 ~; |: W# y: a: ^
; t/ Z& x0 x, Z" u& }) V; Y/ I5、调动的另一层意思是要防止“力”的抵消,注意及时排除离心力。要设法变约束抵制为调动竞争,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
" x% K6 c6 d3 U5 } a/ K6 T4 h( z8 A. @% _& u! t
二、服从与协调----应是“以圆促方” $ C8 z' a: x$ ^- d9 }
5 L+ H# m# }% [6 I# S: i
- D, G1 c D2 d' W$ b( k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一味要求下级服从,强调教职工听话;另一种是讲究民主,注意协调,以协调促服从。我认为后一种才是正确的态度,这就是“以圆促方”。, a0 r7 ~+ x7 c; S# ~0 @! X. Q
/ w4 X$ h H4 d. y5 [; O# \协调人际关系是对人管理中最经常、最复杂的一个重要内容。校长如不注意,过份要求服从,可能会陷入困境之中。也许是一时冲动,采取强硬手段来压服;也许是命令人家做一件做不了的事而有伤人的自尊心,结果是“压服,压服,压而有服”。
) V: U! y- G: |% `
& Q5 A( a0 A, t2 s0 K2 b“以圆促方”处理好人际关系,应做到以下三点:) J. B' {- T. C( ? y& F
W; i% m! F$ `( M
1、努力建造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树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于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校长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以及实现学校近、远期奋斗目标,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3 ^3 ~9 n( ]$ S
) ]% s" o, A4 |& N
2、维持心理平衡。校长必须真正做到爱护教职工,坚持以理服人,经常诚恳谈心,交换意见,关心教职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还应该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考虑教职工在工作、组织、生活上的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纵的、横的)关系,使教职工心理平衡,以取得协调配合。& r/ |; z$ o( ~4 Y' K$ Z) {, m# `
+ ~. S5 D; _4 ^1 _5 i, [
3、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拉帮结派,搞小山头;也不能耍手段,搞权术,做表面文章。这样做只会产生逆反心理,破坏人际间的协调关系。
8 M; Q0 m, H$ Q) h& k6 }' x7 E u& u; T1 F! P3 Y/ E! w: `9 b
三、使用与培养----应是“圆中求方”8 [. e z' ~& b% K3 ~- f
4 u; v6 I* U0 s# W8 @
对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研究对人的使用和培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认识?目前对人的使用研究较多,如用人所长,避人所短;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用人不疑,疑人有用等,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研究较少。一般是重使用,轻培养。在使用中求培养,这种培养也只是急用中的培养。我认为,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要用人必立足于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立足培养,在培养中求使用,即“圆中求方”。/ R# M" a$ r- I9 E
+ x0 N7 d4 ]5 T* v$ Y3 h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学校培养新一代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若是采取使用中求培养,对教师的培养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肯定适应不了形势需要的,将一直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是目前中学师资队伍普遍较年轻,教学骨干出现断层的情况下,做好这项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更具有战略意义。
6 Q$ a) e3 X9 L" F9 q7 W% }( r$ t* v
抓好教师队伍培养这项工作不仅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中学校长也有责任。校长要懂得立足教师培养,要有育才之方,真正做到在培养中求使用。
+ ]7 L+ C8 l" `) W
" Z0 T c1 _! x8 C首先,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职能之一,改革现行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的管理体制。校长必须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把培养教师列入行政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同时要有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使学校培养学生和培养教师两项工作一起抓。
7 y* Y$ G8 N q7 s8 S' T; X9 v8 P: g& x6 `' V
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培养、培训措施,特别要注意把培养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作为重点来抓。# V6 Y/ b5 C0 W! O
+ K% h! U9 j9 C* O
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可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子,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把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各环节的基本功训练,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可采取:承担研究课题,参与教学改革实验,组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要求撰写教学研究论文,选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进修培训学习,全面提高素质。
1 W2 y5 V" X+ i* }' b
6 e- L/ u" J8 B四、求同与存异----应是“小圆大方”。" z, M$ {% u+ C! F
- v: r% V/ S% p在做人的工作时,经常会碰到求同存异这个问题。所谓“小圆大方”,即在细节问题和局部问题上允许存异,在原则问题和全局问题上必须求同。1 Q$ z, @/ W& C- l- O
9 p9 B7 P; X$ C
我认为一所学校,思想工作做得再细,管理制度再好,矛盾和不同意见,不同看法总是存在的,不必大惊小怪,这是正常现象。教职工的思想有多种多样,个性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根本的问题在校长能否坚持在大事上讲原则讲求同,不怕得罪一些人;在小事上,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允许存异。作为一个校长平时要注意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讲究管理艺术,处理事情能“小圆大方”,造就一个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既有整体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发展,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
0 {0 b9 J E6 S& J2 K
1 H- B5 d" M3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