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意图,是指领导个人、领导班子或领导机关,在指导某一团体或组织实现某个目标的过程中,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下达的命令、指示、决定、交办意见等。文秘人员要写出高质量的、符合领导“口味”的公文,就必须准确理解、把准领导意图。
" Z( ^8 m, h3 D, P' |$ n5 N4 ]# F6 Q
一、要真正听懂领导意图
1 M6 V' P7 J% {. v+ v- f+ `) f5 `6 E1 Z8 B: c
在公文写作之前,领导常常会对文秘人员做些交代:或交代写作要求,或提供写作材料,或提出写作思路等。在领导交代写作任务时,文秘人员除了要领会领导话语 的表面意义,还要善于领悟领导话语中的“潜台词”。“潜台词”,是指话语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在特定场合,人们常常会使用潜台词。比如,有个打字员,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很不认真。有—天,她将打完的文件交给领导,领导看过这份打印得错漏百出的文件后说:“小 姐,我曾经吩咐过你,这是—份绝密文件。想不到,你竟如此‘认真’,闭着眼睛连看都不看,就把它打出来了。”; i: _( X* C/ h/ R* `: l
( h: I/ G0 b r( S8 x这里领导表面上 说“ 认真”,其“潜台词”却是“不认真”。领导用这种方式对打字员作了委婉的批评。领悟领导的“潜台词”,常常有下面几种方法:
+ o/ Q8 ]$ M4 f, @2 U, ]; x8 @8 S
1.仔细分析话语有多少潜台词。同样一句话,有时会有多种潜台词。比如:“要针对基层教育‘重点不重’的问题,采取措施,突出‘干部’这个重点。”这句话就隐含着三个方面的意思:基层教育有重点,当前的基层教育存在着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干部教育是基层教育的重点。如果文秘人员分析不出所有的“潜台词”,就肯定把握不准它的真实含义。, N( k# g* O4 q; f0 x/ J
2 ?! o% Y" {9 {8 _: k$ V2.抓住一些关键的语词或句子。“潜台词”常常会通过一些关键词来反映。如“张山又迟到了”,这个句子的潜台词是:张山以前就迟到过。
$ b- Z6 }+ H( P( @, L0 I
4 D" _ @# i) S$ h6 k据说,丘吉尔在80岁大寿的时候,国会有位年轻的秘书向他祝贺说:“丘吉尔先生,很荣幸参加您的80大寿,希望我有可能参加您的90大寿!”丘吉尔眉头一皱,说:“怎么啦,小伙子,我看你身体蛮结实嘛,怎么没有可能参加呢?”小伙子话语的本意是希望丘吉尔能够活到90岁,动机在于祝愿,不在于恶意中伤。而“希望我有可能参加您的90大寿”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丘吉尔可能活不到90岁,这对丘吉尔来说是十分忌讳的事情,他自然会反感。
s- P3 t2 F- u0 b
& ?+ O. g; P2 D6 b7 u' t. H: o3.结合语境分析把握。同样—句话,由于语境不同,所指就可能不一样。比如:“共产党员决不能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好;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这些话如果领导是在总结会上说的,那么意思就是:党员干部在总结工作的时候,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工作;如果领导是在下基层调查研究动员会上说的,那么意思就是:党员干部不可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应当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可见,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一定要结合语境,否则就会误会领导的意思。
0 S W8 q; e, t6 S7 v* W
; ` @0 [2 ~$ Y, r8 \; x# ]0 r, S: _二、要与领导“同步思考”[/font]
' N P. p8 [; M) U) N6 S: K* X8 r* `6 k' b) p: n
古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领导交代写作意图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写作公文的时候,必须转换角色,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保持与领导同步思考。
5 V9 K1 @4 Z* Q, S1 K
8 d/ T7 N/ D" X# [6 Y与领导同步思考,是文秘人员必备的素质。1958年“大跃进”受挫以后,党内不少同志在思考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怎么搞?特别是庐山会议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感到困惑、产生了怀疑。据《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介绍,田家英作为毛泽东的秘书,那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针对1958年以后取消家庭副业的“左”的错误,他说:“这几年把社员家庭副业搞光了。—个国家的富足,首先要看老百姓富不富。老百姓富了,国家才能富裕。”这就是他作为秘书能够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步思考的表现。 T& e6 \$ `& X- C) G) A
6 q5 L, o& @, q9 K* y, z
如何与领导同步思考?
6 k$ e4 ~* P0 c8 E7 F+ [* P0 Q6 K/ P3 f8 U' H
1.要围绕领导的基本职责思考问题。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基本职责。管业务的领导,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加强本单位的业务学习和训练,提高学习训练的质量;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加强政治学习,做好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1 W" y) V8 }: u+ Z8 L5 }2 ]
9 T) F/ c9 h. }2 }# L: j虽然领导的日常工作多而杂,但领导考虑最多的还是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作为部属,对领导某一阶段在想什么、准备干什么等思想活动应该有所把握。只要能够围绕领导的基本职责看文件、做调查、想问题,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写出的公文就能与领导的思路不谋而合。$ U0 l9 J1 q+ Q5 ^8 G% V+ O3 M: J6 P
, R1 d$ i, X' |; V6 Q& S2.要追踪领导的注意力思考问题。面对众多的工作任务,领导不可能平均使用力量。在一段时间内,领导的注意力可能会聚焦在某一项或几项工作上,而这些工作又往往是当时当地的中心工作。作为部属,应该随时关注领导的注意力,并随着领导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这样在公文写作中就能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从而增强公文的现实针对性。+ E: E5 Q0 |' u" N0 G2 z
- x6 M3 T- z* i6 B6 B! R3.要捕捉领导的“兴奋点”思考问题。所谓“兴奋点”,是指领导尚未完全形 成的思路、观点或领导为之兴奋、为之苦恼的重要问题。如果文秘人员能够与领导同步思考,关注领导的兴奋点,就可以把握领导的思想脉络,这样写出的公文就合乎领导的需要,让领导满意。/ p' E: z$ ~8 }+ X D% W
. V$ P8 i0 O& z6 g% U* ]
文秘人员要真正抓住领导的“注意力”、“兴奋点”,就要注意把握好领导与自己“闲谈”的机会。领导与部属闲谈,既是和下属关系融洽的表现,也是领导了解情况、布置工作的机会。
3 i4 D! |3 R7 `& @' `; \" @5 T" a, t0 `& O( _7 A. J! W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毛泽东很喜欢与身边工作人员闲谈。有时是毛泽东讲述自己的过去;有时是卫士倾吐自己的心事、烦恼;有时是毛泽东了解各方面情况,征求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意见;有时是卫士向毛泽东发表对人、事的看法、意见。
9 ]& G8 X/ |2 a+ P4 S
) S6 j* q- m0 Y- s6 {2 i三、正确发挥不自作聪明7 {2 X X- t# [, t8 u9 E+ V/ D: G
- F$ O! D3 E. p% A7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