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L9 C; x8 M# M
3 P! h' D, w1 Z+ }# K) X1 f, U4 z3 j) W6 ?$ j
我的启迪,是因为一棵树。, V& d2 t: J* O; P7 D
/ d6 @/ u: I. }
又是一个春天,市治大院办公楼后的那棵百年樟树,像一柄巨大的绿伞,成为我目光中的一道风景。
/ |0 n- }3 T* W* O; H( n: r9 l7 g4 y3 L% y9 m9 r& |
记得秋天、冬天,总是有人望着潇潇落叶担心地说,百年樟树不会枯萎吧。我知道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不,明媚的春天里,暖风徐来,甘霖滋润,在鸟的伴奏声中,我仿佛听见百年樟树如兰的呼吸了,它总是如约醒来,枝条轻舞,新叶葱郁。它展示的那种叶绿,很个性,很坚毅,像一种精神的执著。
+ }, V4 H) M3 Z
4 t& }% j+ v4 e" P0 z' \我知道,这棵百年樟树生机不败的秘密,是因为生命的营养里包含一种品格,那就是宝贵的坚守。不管春夏秋冬,不畏风霜雨雪,始终坚守脚下的位置,坚守厚实的土地。
3 d2 b6 c9 @7 {; `1 I5 M6 u* v% {+ c# T' \6 a/ d& Q) @( d
百年樟树的生存哲学,给了我启迪,更让我感叹。1 d" K& O( H! q2 v) A. @- \. K3 r
( Z( G9 g9 V& }3 b% d4 w2 h
我的感叹,是从自己右手中指上的厚茧开始的。5 P4 ]8 ` x4 O. }# b: f6 w. b( Y+ R
0 m, r5 Q* g+ o
轻轻摩挲厚茧,感觉像是树干上的疤结,让我勾起难忘的记忆。& L1 p5 r( U; l# Q4 \7 X' m& V
8 }6 g9 v6 P5 b" D+ }( ?
20多年了,这些厚茧是因为长期握笔留下的纪念。电脑键盘代笔多年了,笔少握了,厚茧还在,见识广了,感叹良多:人生有限的历程中,职业的变更可以有多次,但在秘书工作岗位上坚守20多年,锲而不舍地与方块字打交道,有时是无奈,有时是执著,但更大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超度,精神的操守。$ S, h/ X+ Z) ?1 |3 ], I
/ v1 C$ x/ ^/ e8 H2 a, p参加工作26年,先后在中学、联校、教育局机关办公室干了12年,在一个县级市委办公室工作10年至今,单位变了,但当秘书的工作性质没有变,文件、通知、会务、接待……这些20多年不变的工作内容,感觉单调、忙碌,但充实。% k$ b+ H( l* S+ w8 P1 b1 S
4 W0 ]. Q8 }; W20多年的坚守也许很漫长,而其中的甘苦,没有亲身的经历,是无法体会的。记得一个很平常的周六傍晚,难得有这样的好兴致,爱人邀我一起散散步,顺便去逛一家服装店。我知道,一年之中确实难得有这样陪家人散步的机会。行走在热闹的街市,欣赏璀璨的灯火,我却不时担心握着的手机,因为我有一种预感,手机会响起来,会有新的重要的任务,需要我马上去办公室。
2 L0 _2 D: n. d; V" v
* {5 D( [' m2 e. C! e6 ]6 r! I穿过了一个路口,走过了一条步行街,手机还在沉默着。很好,很休闲的周六夜晚,我似乎可以放心陪爱人看那款她心仪许久的韩版裙子了。但是,刚进入店门,手机终于响了,我的预感很准确,我必须迅速去办公室,有一篇很紧急的稿子正等着我。爱人有些失落地望着我打车而去。但她习惯了,也理解了,秘书工作者的时间不是完全由自己支配的。
& {5 R9 Z! M6 n& c* S. }; C1 M; f* d6 @5 k8 }) e5 W
因此,我的感叹深刻而厚重。在秘书工作岗位上,记不清多少节假日,多少夜晚,因为一个材料,一个文件,一个会议,一个通知,我必须放下刚吃了两口的晚饭,风雨无阻地赶时间赶路程,我必须上百次地单调重复一个通知的内容,我必须神经专注地盯着荧屏,敲打键盘,让办公室不眠的灯光迎来新一天的曙光……
, G' j! z$ m2 K0 ~9 g
; v# F% |" o" i$ l: n) Y
4 D) D6 E5 O' m6 m3 L8 O# ^2 f' V(二)
' \8 r6 s9 o; @* s8 j ( ], @5 ]2 T2 o d* `9 I. y. D% j
5 N+ ^ v2 G# A* B
作为秘书,站在另一个角度回望历程,突然觉得在时序的更替中,今昔对比与秘书有关的工作,心灵深处会产生一种感慨甚至震撼:秘书工作的性质没有变,但秘书工作的条件、设施、手段、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巨变!
/ U+ `+ u) x+ \3 w
9 V* X+ x, U/ ^" V* v/ n9 I& |时光倒流20多年,在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任办公室主任时,油印资料成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试卷、刊物、讲稿、资料汇编,钢板、蜡纸、铁笔,油墨、白纸、黑不溜秋的油印机,操作这些历史化的元素,我也要通过插图、套印、变体字,弄出一些新颖感和成就感,当然,右手中指的厚茧,就是长时间握铁笔打下的坚实基础。而今,当电脑显示屏上随心所欲地排出不亚于任何出版物的文稿、刊物,当打印机吐出令人惬意的文稿,从昨天的手滚油印到今天的激光打印,还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变化。
" [6 h- K/ @& f7 o% W
4 N/ K5 d+ h$ E, O' C8 a" M( h18年前,在一个学区任办公室主任,我依然记得那支由乡里娃娃组成的通讯员小分队。没有电话的年代,发放会议通知,亲自送达当然是最原始最人工最可靠的办法,有时为了一个通知,要奋力拼搏四五十里泥泞的乡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创造性地培养出了一支当天便可辐射到各村校的通讯员小分队,每期每人一本红塑料笔记本的报酬,成了这些乡下孩子的至高奖赏。而今天,我们的通知、文件、重要精神,在轻松的拨打、点击中,通过电话、短信息平台、电子公文、互联网邮件甚至视频会议,以最快捷的速度传送。如今那些通讯员小分队的孩子们,还记得当年刘主任分发通知文件后喋喋不休的叮嘱吗?
1 P4 [8 v$ ~$ ^4 K; p9 O# C
; p2 T: P b( O, ]0 c9 g依然深深记得当年投稿和等候邮递员的日子。因为秘书工作,写作和投稿成了乡下业余生活的最大乐趣。那位我们敬称老曹的邮递员大哥,每周二、周五送信的日子,编辑部回信,都显得格外亲切和充满希望。天天都是邮递员送信的日子,成为当时的奢望!而今,呆在电脑前,轻轻松松之间,我的作品的信息,已经抵达千里之外。电子邮箱里情声并茂的问候,QQ窗口的飞洒交流,网评的快捷扩散,博客上的精心打理,都会有一种全地球人都认识你、注目你的幸福和快慰。9 ?1 D9 s4 Q2 c0 |/ B
8 |+ _2 S+ V2 Y- m思想在昨天和今天之间流连,不变的工作,巨变的时代,我情不自禁感慨万端:今天的秘书,真好!
6 D5 z& f7 z( e8 }% n/ i 9 W) W* u& D8 ?. ?5 Z X5 q8 I9 S
+ P* B6 p* U( i+ N(三)
4 h# X+ ]) Q& G5 e8 B% b # B$ j; {, ]4 \7 A
2 \5 q# y; a( r3 @
我们追求结局的完美,但我同样珍视过程的修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