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工作十几年了,有机缘和几位“大笔杆子”共事,如今有的步步高升,有的半隐半退,有的斯人已去。想起过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分,也曾受益非浅。他们都曾用自己的笔写了不少的“材料”,也算是为清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材料”大致包括“领导讲话”、“总结报告”、“调查报告”、“通讯报道”、“论文”、“汇报”等等。虽然体裁大同小异,但各自的风格迥异。有的如令狐冲的独孤九剑,见招折招,长来长挡,短来短接,只求克敌制胜。有的如张无忌的九阳神功,用自己的内力和你的招式,让你输得心服口服。有的则是武当少林等名门正派,虽然缺少灵气,但有板有眼,大家风范。有的则剑走偏锋,全是魔教的路数,虽然透着些许邪性,但也招招见血,屡建奇效。有的则是“愤怒的小马”,没有名师、没有家学、没有奇遇,就是凭着一双拳头,从街头打出来,没有招式,没有花哨,只是实在管用。9 e( n V4 O6 W+ k* \, K' Q
; k2 t! H) i1 C9 ]# O 我所提到的这些大手笔在一段时间内都受到了同事们的崇敬。因为材料难写,众所周知。机关很多同志都不愿写材料,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有的甚至说:要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愿写材料。那些高手私下闲聊时也自嘲为 “四大憋屈”之一(挖菜窖、写材料、蹲小号、戴绿帽)。因为写材料不同于文学创作,本文由老秘网推荐,一般都是为领导写、为单位写,不是为自己写,不能体现写作者本人的思想。而且有几大难处:一是领导意图难猜。你写的材料是领导说了算,而不是你说了算。写出了领导的心思,满了他的意,你这个材料“不行也行”;否则,你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是费力不讨好,“行也不行”。二是无中生有。试想连收发室的大爷都说得出来,还用你干吗?三是反复折腾。几易其稿是常事儿,虽然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和 “推敲” 的改法还是不搭界的。我也见过定稿不如初稿的。四是临时赶急。材料的撰写没有时间规律,有时十天半月都没有任务,有时一天之内就有几个。挑灯夜战那是家常便饭。其实写材料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我们写的材料(特别是所谓大材料)往往是总结和指导式的。写材料的人,必须善于总结工作,并且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客观地说,一个擅长写材料的人,必须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并且用严谨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人,而一个真正能写好材料的人,基本上具有了一个领导的决策和思考水平。* b3 w. y4 T+ @ ^) |9 Z
; @* A6 q7 F. }1 V7 j; F
写材料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材料要写得好,有文字功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一个教授说过一段话,比喻得很形象。“会写者,一是好看,二是好吃。+ g- f d" o) ]5 ^
F, d3 n: A: }; x: ~ u3 A
首先,要好吃。无论是总结还是指导,不能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不能不看对象、无的放矢,更不能甲乙丙丁、开**铺。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才是科学的态度。第一要弄清楚当前的形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