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这份可以结合此次会议精神参考下
^) ~8 \8 x6 {[BR] ' _' U: I" J6 N- D' b' N# Z
[BR]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3月5日至1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的各项职责,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各项议案的审议工作和大会的各项任务,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 ; O$ p# x+ |$ w* W- N: v6 S
[BR]6 G( s# ]8 Y0 k: m+ G- m+ J
[BR] 四川代表团145名代表肩负全川8700万人民的重托出席这次会议。
' n9 w* W6 Z$ t+ I+ O) W[BR]$ w2 S$ f5 B$ J. u8 }- q" X4 N
[BR] 一、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讲话的主要精神
+ M) h* g! t* I: V' t# T[BR]
$ N( }) t* t4 m[BR] 3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全国“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会议的指导思想,并对开好“两会”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 q i- N" y4 B5 _* \
[BR]* J& g3 K P0 @/ I/ A0 t; I
[BR] 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国际环境保持总体稳定,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需要我们全面把握并妥善应对。
/ s2 X. W+ @$ @1 Y3 @[BR]
$ A8 i2 g' Z9 n F0 ?: R6 u[BR] 关于国内形势,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国内形势总的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二是“三农”工作继续加强;三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四是对外开放取得新的成绩;五是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工作取得新成效。我们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实施一系列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我们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 V) f. {( D) y z$ `
[BR]
' R! a+ v7 @# m[BR]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全党同志都要增强忧患意识,继续埋头苦干,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五个统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做好工作。
6 Z9 f2 r% s$ z* s p7 ~[BR]' y- p1 ^3 @7 i8 m B' w
[BR] 胡锦涛同志说,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 }! x p$ c
[BR]# k; E$ B1 c- ]* D* {
[BR] 关于人大工作,胡锦涛同志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第二,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第三,要处理好人大与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关系;第四,要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要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坚持执法为民就要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目标,坚持公平正义就要在立法、执法、司法活动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维护群众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任务,坚持服务大局就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在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特别是要在立法、执法、司法等部门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大家都能够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S9 i! a7 M0 q# Z! q/ y$ n) A
[BR]9 j" F; R4 t; |% ]& I
[BR] 胡锦涛同志还对加强人民政协工作讲了重要意见,对开好“两会”提出了要求。
3 X- _. x/ F ^! r[BR]
$ b& y( R) G" i[BR]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会议,在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曾庆红同志首先对“十五”期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十六大以后这三年多来,我曾两次到过四川,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了四川发生的新变化。进入“十一五”,四川提出要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在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过程中,朝着法治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的目标,实现新的跨越。这一目标和思路,符合中央精神和四川实际,经过奋力拼搏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0 k* Y8 `/ \+ S8 k
[BR] B$ I$ E l! h0 v& @9 l# N
[BR] 曾庆红同志就“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机遇、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发表了重要意见。他说,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个目标定位,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体”的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内含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这五大目标。第一,建设新农村,发展是首要,因此要千方百计抓好发展农村生产力这项根本任务。第二,建设新农村,增收是关键,因此要千方百计实现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根本目的。第三,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尊重实际、尊重群众这个根本原则。第四,要建设好新农村,搞好党的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是根本保证。 G, `. ]# g1 i. q& i
[BR]$ I- W' @; S; l" V5 v, X6 M
[BR] 曾庆红同志说,只要四川省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建设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就一定能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0 b1 H& C2 u: ^; n9 S[BR]. {! e' ?* b G( x0 `) V
[BR]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周永康同志是四川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他4次到四川代表团和代表们一起审议,并发表讲话。周永康同志对四川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四川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 C8 f+ f0 e; _0 K; M& I4 ?9 ]7 w
[BR]
( ]3 m# q3 [- ?% S1 t Z( P! y- H[BR] 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周永康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制定好农村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教育和看病问题;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激发农民的创造力;要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完善农村司法援助制度,搞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希望在建设新农村中,四川也能够走在前头。
# o/ w. S& @8 G- I6 T( i( L) M4 x[BR]
! X% o& N1 t; k% Y# J* \[BR] 周永康同志指出,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司法、政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保障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他说,加强和改进司法、政法工作,需要全面开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教育。政法系统今年要重点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两抢一盗”、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商业贿赂等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公平和正义。 , X5 _% p' J2 _6 u# n
[BR]
& b( ]4 w& k* E+ K6 Z$ c, G[BR] 3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来到四川代表团,在认真听取了代表们对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后,发表了讲话。他说,今年的人大工作,在立法上要特别加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法律体系当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立法听证制度要坚持下去并逐步完善,扩大听证范围。监督方面,对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纳入监督的范围,并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总的来说,目前的形势非常好,我们每一位代表都应该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 h4 J- z( g% r. S* H: q- \4 u$ J4 M
[BR]1 j( }% |' X. ?% i! v( y
[BR] 二、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 * C5 g2 J/ J# Z. _
[BR]
! K2 m" Q# D) r* N i2 i4 }[BR]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对去年的工作作了回顾,全面总结了200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关于今年的主要任务,提出了要着力做好的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三部分是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 r$ j }0 P& [& @9 ^+ L
[BR] P: U* e7 [+ ]
[BR]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是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由国务院编制的。经本次大会通过后,成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 C/ N) m0 u9 R3 G( u/ W$ X6 R[BR]$ E+ m/ T7 i n5 b
[BR] 1.“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特点 ~: a8 X& q7 R3 ~
[BR]9 L" H4 z! _. G4 F7 [8 Y
[BR] “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历次的五年计划相比既有继承性,又体现时代特点。首先,从指导思想来看,它贯穿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提出了“六个立足”的政策取向。第二,在目标体系上,不但重视经济指标,更重视人文的、社会的、环境的指标,特别是首次把发展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第三,在发展的战略任务方面,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第四,在工业领域,明确提出下一个五年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结构升级,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第五,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首次把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上。第六,在区域发展战略上,明确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类功能区的定位和政策导向。第七,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两个基本国策写入了《纲要》,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具体措施。第八,把自主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任务和政策措施。第九,《纲要》既是一个发展的规划,也是一个改革的规划,通篇都贯穿了改革的内容。第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思路出发,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
2 L i, D7 W+ |$ F/ U! C[BR]9 [# T* G E2 Q# ^5 i S7 p9 e6 q6 p) w
[BR] 2.“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 Z3 |; h2 V& q9 X! v( i
[BR]
' j, y. Q, c6 y1 O[BR] 指导原则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8 f1 q( n/ L8 K+ T( `/ C0 Q[BR]
2 f$ `' T2 \% R# x9 O2 Y( L[BR] 《纲要》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客观要求。温总理就其中两个方面的重要目标作了简要说明。一是关于经济增长速度问题。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按照新近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2005年经济增长实际结果,“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原来预计的高一些,“十一五”年均增长7.5%,将会超过中央《建议》提出的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要求。二是关于节能和环保问题。“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目标。这是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现实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
8 i, p a0 u; k# [: U[BR]
! Z) G0 B- h2 U. e. r[BR] 3.“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3 W+ ]4 \( `: I; M[BR]
1 I j8 q. D5 b7 `" t/ H9 u$ Y/ ?+ Y[BR] 《纲要》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政策措施。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五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六是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 N! @3 R9 p( F+ O/ e: n1 _( d" ~
[BR]
, Q h/ J: Z, w# S, Y! F2 r[BR] “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贯彻了中央《建议》的精神,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 h& S5 u; e$ I# O! V/ i: y[BR]9 \1 Y/ N& ]/ z( ~6 V
[BR] 三、四川代表团审议有关报告的情况 % U/ |5 I \4 K- }
[BR]
" ^% e' \$ T$ [" K1 j[BR] 出席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全体代表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紧紧围绕大会各项议程认真听取报告和进行审议。代表们认为,“十五”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令人振奋。政府工作报告和《纲要》对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安排部署,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赋予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任务以鲜明的时代意义,赋予了发展指导思想以鲜明的时代精神,赋予了发展根本目的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赋予了发展途径及手段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总结过去与规划未来的统一、理论指导与实践创新的统一、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的统一、反映民意与执政为民的统一,体现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代表们一致表示赞成。
# [( S- k$ T+ {! k# A[BR]
: c. [7 u/ _& G& |# o( F[BR] 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代表们认为,过去的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发挥代表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两高”深入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方针,加强和改进审判、检察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代表们表示同意这三个报告。 - S+ I6 K8 z# h: X, M
[BR]
; D U4 i: H" T( `8 t[BR] 代表们在审议时,集中精力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共话民声,联系四川实际,就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创新型四川;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反腐倡廉、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人大的立法监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 P& T, u1 B2 |1 }9 V! k
[BR]" f2 Y% L( ~6 B! y# S
[BR] 会议期间,受国务院委托,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国务院研究室的负责同志到四川代表团听取了代表们的审议意见。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到会听取了意见。
+ [& }( A6 X T& {+ ~' u[BR]
: S7 p; Z) C2 Q6 f$ i- z9 A+ ]3 \% c[BR] 对于四川代表团的活动情况,中央、省级以及境外新闻媒体都十分关注,作了广泛充分的报道,宣传了四川,扩大了影响。 ! Q7 A+ ]9 A6 F5 w0 r; Q
[BR]$ N( ?3 I$ f2 J- }
[BR] 会议期间,代表们在认真审议各项报告的同时,还充分运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等形式反映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两高”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据统计,四川团代表共向大会提出议案8件,被大会主席团全部作为议案处理。截止3月13日下午,四川代表共提出了279件建议、批评、意见,由大会秘书处转交有关部门办理。 . A8 g$ k: a4 _8 ]9 t
[BR]# z$ h% b# x ?% W
[BR]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大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广泛宣传大会精神。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三个转变”,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落实好会议的各项要求,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把“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共同谱写四川发展的新篇章。 |